
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頭號死因。目前我國每5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,每10秒鐘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。行為危險因素引發大約80%的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,包括不健康的飲食、缺乏身體活動、使用煙草和有害使用酒精等。清晨是心腦血管事件的高發時段,猝死、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發病高峰均在覺醒前后4-6小時內。缺血性腦卒中在清晨時段的發生風險是其他時段的4倍,心血管死亡風險在早上7-9點間比其他的時段增加70%。
研究表明,將鹽攝入量控制在每日5g以內能使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減少11%至25%。應強烈鼓勵所有人減少日常鹽攝入量三分之一以上,如有可能,應限制在每日以內5g;應鼓勵所有人員每日至少食用400g各類水果蔬菜以及全谷食品和豆類食品。成人每天5~6克鈉鹽即可滿足正常需要。注意減少烹調用鹽,少用醬油,少吃咸菜及鹽腌食品。也可用低鈉鹽、健康保健鹽。

最新研究發現,少喝酒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降低10%。酒精和其代謝產物乙醛等會對心肌產生毒性,而引起酒精性心肌病變。適量的酒,會減少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,但是飲酒過量,會導致高血壓和酒精性心肌病變以及心律不整的發生。每天喝三罐啤酒酒精含量以上的酒,會増加高血壓的發生率。懶得動和久坐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的改變,影響脂肪代謝,使得血液中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,血粘度升高,血流緩慢,容易形成血栓。運動有助于保持理想體重,促進血液循環,提高機體抵抗力,還有助于降低血壓。據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》上一項新研究顯示,與不跑步的人相比,跑步的人總死亡風險要低30%,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減少45%。
心理因素與心臟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關系頗為密切。不良情緒波動可導致心血管疾病癥狀。樂觀能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。當今社會,競爭激烈,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微妙而復雜,易使人們經常處于不良的心境狀態,而導致心身疾病,尤其是心血管病的發生。因此,一定要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情緒,保持愉快健康的心境。人應奮斗,但不要太在意成敗,最好以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心態來對待成敗。睡眠不足、精神壓力大與心血管疾病年輕化密切相關。最新醫學研究指出,睡眠時間不足六小時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一倍。煙草最大的健康危害是什么?肺癌?錯!是心血管疾??!很多人都不知道,煙草是世界上導致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。二手煙每年導致40萬成人死亡,其中87%死于心血管疾病,這個數字是二手煙導致肺癌死亡人數的18倍!二手煙暴露能引起急性冠心病,包括心臟病發作。即使短時間接觸二手煙也能誘發急性冠心病。實驗研究表明:不吸煙者接觸二手煙,幾分種內就能發現其血液血小板被激活、血管功能受損,并且有些影響會持續8小時。
黑木耳:含有一種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成分,可降低血黏度。使血液流動暢通,有利于防止心腦血管的梗塞。大蒜:含硫化物的混合物,不僅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功能,其所含的黃酮類物質還能把附著在動脈血管壁的脂質迅速驅除,從而預防冠心病的發生。牛奶:能有效地抑制人體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,從而抑制膽固醇的合成,降低膽固醇的含量。洋蔥:含有前列腺素,有擴張血管、降低血脂的功能,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,防止血栓形成。魚類:魚類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,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。番茄:番茄內的“番茄紅素”和“纖維素”,具有結合人體膽固醇代謝物生物堿的作用,從而阻止人體動脈硬化和防止冠心病的發生。海帶:含有豐富的?;撬?,可降低血液及膽汁中的膽酸,它還含有食物纖維褐藻酸,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,并且能促進代謝。大豆: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、維生素E、卵磷脂,具有降血脂效果。玉米:含有豐富的鈣、磷、硒等微量元素及卵磷脂、維生素E,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。燕麥:含有極為豐富的亞麻油酸和豐富的皂式酸,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,同時可清除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,防止動脈粥樣硬化。菊花:菊花有降血脂的功效,還有非常平穩的降血壓作用,尤其是中老年人在綠茶中放一點菊花,對心血管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生姜:含有“姜辣素”,對心臟、血管均有刺激作用,能使心跳加快、血管擴張、血流加速;生姜還含有一種和水楊酸相似的化學物質,可防止血液凝固,對降血脂、血壓,防血栓形成有良好療效。茄子: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蛋白質和鈣,能使人體血管變軟。茄子還能散淤血,降低心血管中血栓形成的幾率。核桃:含有大量亞油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,亞油酸具有使膽固醇排出體外,使多余的膽固醇不易被吸收的作用。一天吃3個核桃,膽固醇數值可降低5%,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可減少10%。香蕉:富含礦物質鉀,常吃香蕉可促使人體內過多的鈉鹽排出體外,降低血管對升壓物質反應的敏感性,從而防止血壓升高。